trip in Peru, 20190131_0203 Cusco
1/31坐車到Cusco時已經是傍晚的事,從巴士站徒步走到airbnb住宿點後去吃烤雞且逛逛他們當地的百貨公司當飯後運動。(題外話,Chicha Morada在秘魯,特別在Cusco是非常有名的飲料,顏色類似葡萄的深紫色但他其實是紫色玉米與一些香料製作,極推,特別是在餐廳內現作的真的都很不錯且是健康的飲品。)
2/1早上參加airbnb experience找到的半日遊,到屬於Chinchero的一個講Quechua方言的小村落,一下車就聽著幾位居民唱著他們的歌曲歡迎我的拜訪,亂不好意思的= =
最一開始他們先介紹傳統服飾在男女與婚前婚後上的差異,如有生小孩的女性,為了讓雙手仍有辦法工作,小寶寶會被包在布料內,確實保暖好後側披在媽媽身上。在市區街道上仍然可以常常看到婦女用這種方式帶著小孩或是衣物及商品等。令我很訝異的是,在這村落的剛出生小寶寶會被包的很緊很暖,手腳都不能亂動的程度,且六個月內不會被太陽直接照射。把手腳固定住的原因除了比較好保護以外,小寶寶會試著想要掙脫而不時試著扭動他的手腳,這樣可以刺激肌肉成長(?!),在當地大概七八歲的男孩就需要開始去農牧場工作,而女孩也有家務事以及帶著農耕物去販賣的粗重活,所以體能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六個月內不被太陽照射的原因除了在高原上的紫外線很可能會傷害小寶寶的眼睛外(畢竟他們可能不懂要避免直視陽光,高原的紫外線真的很毒。),他們也需要較良好的夜視能力,因為常常會在農牧場工作到太陽西落,回到家的路上已是天黑的情況。雖然我不知道對於刺激肌肉與夜視能力是不是這樣做就真的有幫助,但很有趣的知道他們仍保留這樣的方式。
接著介紹他們平常吃的食材與藥草,藥草會有預防疾病與治療疾病兩種用法,且當然不同身體部位的不適會有不同的藥草對應,甚至介紹了烹煮方式,雖然早以不記得什麼草藥有什麼治療功效,不過對於這種不靠文字的經驗傳承真是令人咋舌,我發自內心的認為,倘若把我跟隨意一位不論男女老幼的當地人丟到荒地且身上沒有任何現在求生裝備,我大概撐不到兩天就死了,而他可以順利地活下去。藥草之後接著是食材,在秘魯,有紀錄的馬鈴薯種類多達上千種,有些適合種植在高地,而有些適合在海拔較低的地方,當然烹煮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甚至有那種需要靠腳去踩破外殼的...),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他們可以拿到其他不適合在自家居住地種植或養殖的動植物種。甚至到現代在較小的市場,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仍是存在著。介紹完並享用些他們煮的食物後,接著介紹著羊毛編織品,從一開始示範如何使用天然草葉來清洗剃下來的羊毛,接著用不同顏色的作物來染成不同顏色,最後再展示編織方式。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可以不用底樣就能這樣編織出圖騰,這真的是經驗的累積與傳承,全都在他們的頭腦與平常生活內。我想,這種別人得不到也偷不走的東西,才是我們人生應該追求的事物。
下午沒事就搭公車去市區走走,他們市區公車上基本上會有一位司機與一位車掌小姐/先生,每每快到下一個站時他就會開始跟車上乘客提醒下站的站名,這時要推他喊一聲Baja(巴哈)表示要下車,而靠站時他會一直對在站牌等車的人喊這台車之後會去的幾個站名,如同機關槍般的一直說,完全沒看過他們有喝過任何一口水....下車時付錢找零的錢也都是放左右口袋在分,遇到較大張的紙鈔再跟司機換,Cusco的市區巴士非常便宜,一趟路只要0.8sol(NT8)。客。 武器廣場的大教堂對我而言已毫無興趣,就只拍幾張外部照。12角石與14角石,其實整面用石塊堆砌而成的牆壁可以排列這麼整齊,石面打磨的非常漂亮,看到很令人驚奇,不過我每次經過時12角石旁都很多人,放棄直接跟整個牆面合照一張。
2/2早上去Qurikancha太陽神殿逛逛,看到被西班牙人摧毀而留下來幾面至今看起來仍非常精緻且向內稍微傾斜的牆面,這種設計讓建築得以撐過一次又一次地震,相比建立在神殿上方的聖多明哥教堂的牆面簡直醜陋。好啦我承認我已經被印加洗腦了ㄏㄏ 現在回想起來是有點可惜當初沒有請導遊帶我參觀,只能行前做點功課再走馬看花。而且我忘了拍照被認定是國王坐的椅子(慘)。
他們是在神殿內冥想?
下午參加另一個在airbnb experience找到的半日健行到Inkilltampo,導遊Ores對於印加古文明的熱情與了解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透過他的講解也讓我了解到印加的建築概念,窗戶的位置也對照著夏至與冬至的光線投影讓農耕可以更對應節氣而更有生產效率(印加曆法沒有周與日的概念,只有月份,每個月份都有其對應該做的農耕或是儀式)。他認為印加能擴張的如此快速也是因為對其他文化有所包容,並且透過通婚來同化當地統治者,而不是單純的征服。從Cusco走到Inkilltampo再由另一條路回到市區,沿路上除了美麗自然景色外,仍然可聞到些許印加古道的氣息。Inkilltampo本身是印加古道其中一段中繼點,給路過的人有住宿的地方,並且有糧食儲藏室,其保存也算完整,雖然其規模與建築精細度不如馬丘比丘與太陽神殿等知名景點,還是值得拜訪。
話說Ores也是越野登山車愛好者,遇到同好就是一堆話題可以聊,下次去肯定要約騎啦。
Cusco四周很容易看到梯田
如果有人剛好去了但懶的找導遊,這裡是路線圖,我認為蠻安全的啦。
回到市區剛好看到Minor Basilica de la Merced外有人在跳舞,也看到隊伍遊行,不知道是在慶祝著什麼。
我還是不太確定這標示到底是代表什麼? 當心搶劫?
Minor Basilica de la Merced,喜歡這張色調就再擺一張

晚上參加Lares Trek的行前說明會,認識同團朋友以及確認集合時間後,在Cusco的行程也告一段。
flickr: https://flic.kr/s/aHsmzfEVQx
有吃到覺得不錯的餐廳
PER UK cuy
Antojitos Cusco Trucha,我點清蒸版本,西文哪個字我忘惹
Hanz homemade craft beer 自家啤酒與羊肉漢飽都很棒
Cafe Macchiato 極好吃的酪梨三明治
San Pedro Market 去就對了Cusco CP值最高的地方
2/1早上參加airbnb experience找到的半日遊,到屬於Chinchero的一個講Quechua方言的小村落,一下車就聽著幾位居民唱著他們的歌曲歡迎我的拜訪,亂不好意思的= =
最一開始他們先介紹傳統服飾在男女與婚前婚後上的差異,如有生小孩的女性,為了讓雙手仍有辦法工作,小寶寶會被包在布料內,確實保暖好後側披在媽媽身上。在市區街道上仍然可以常常看到婦女用這種方式帶著小孩或是衣物及商品等。令我很訝異的是,在這村落的剛出生小寶寶會被包的很緊很暖,手腳都不能亂動的程度,且六個月內不會被太陽直接照射。把手腳固定住的原因除了比較好保護以外,小寶寶會試著想要掙脫而不時試著扭動他的手腳,這樣可以刺激肌肉成長(?!),在當地大概七八歲的男孩就需要開始去農牧場工作,而女孩也有家務事以及帶著農耕物去販賣的粗重活,所以體能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六個月內不被太陽照射的原因除了在高原上的紫外線很可能會傷害小寶寶的眼睛外(畢竟他們可能不懂要避免直視陽光,高原的紫外線真的很毒。),他們也需要較良好的夜視能力,因為常常會在農牧場工作到太陽西落,回到家的路上已是天黑的情況。雖然我不知道對於刺激肌肉與夜視能力是不是這樣做就真的有幫助,但很有趣的知道他們仍保留這樣的方式。
接著介紹他們平常吃的食材與藥草,藥草會有預防疾病與治療疾病兩種用法,且當然不同身體部位的不適會有不同的藥草對應,甚至介紹了烹煮方式,雖然早以不記得什麼草藥有什麼治療功效,不過對於這種不靠文字的經驗傳承真是令人咋舌,我發自內心的認為,倘若把我跟隨意一位不論男女老幼的當地人丟到荒地且身上沒有任何現在求生裝備,我大概撐不到兩天就死了,而他可以順利地活下去。藥草之後接著是食材,在秘魯,有紀錄的馬鈴薯種類多達上千種,有些適合種植在高地,而有些適合在海拔較低的地方,當然烹煮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甚至有那種需要靠腳去踩破外殼的...),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他們可以拿到其他不適合在自家居住地種植或養殖的動植物種。甚至到現代在較小的市場,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仍是存在著。介紹完並享用些他們煮的食物後,接著介紹著羊毛編織品,從一開始示範如何使用天然草葉來清洗剃下來的羊毛,接著用不同顏色的作物來染成不同顏色,最後再展示編織方式。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可以不用底樣就能這樣編織出圖騰,這真的是經驗的累積與傳承,全都在他們的頭腦與平常生活內。我想,這種別人得不到也偷不走的東西,才是我們人生應該追求的事物。
下午沒事就搭公車去市區走走,他們市區公車上基本上會有一位司機與一位車掌小姐/先生,每每快到下一個站時他就會開始跟車上乘客提醒下站的站名,這時要推他喊一聲Baja(巴哈)表示要下車,而靠站時他會一直對在站牌等車的人喊這台車之後會去的幾個站名,如同機關槍般的一直說,完全沒看過他們有喝過任何一口水....下車時付錢找零的錢也都是放左右口袋在分,遇到較大張的紙鈔再跟司機換,Cusco的市區巴士非常便宜,一趟路只要0.8sol(NT8)。客。 武器廣場的大教堂對我而言已毫無興趣,就只拍幾張外部照。12角石與14角石,其實整面用石塊堆砌而成的牆壁可以排列這麼整齊,石面打磨的非常漂亮,看到很令人驚奇,不過我每次經過時12角石旁都很多人,放棄直接跟整個牆面合照一張。
2/2早上去Qurikancha太陽神殿逛逛,看到被西班牙人摧毀而留下來幾面至今看起來仍非常精緻且向內稍微傾斜的牆面,這種設計讓建築得以撐過一次又一次地震,相比建立在神殿上方的聖多明哥教堂的牆面簡直醜陋。好啦我承認我已經被印加洗腦了ㄏㄏ 現在回想起來是有點可惜當初沒有請導遊帶我參觀,只能行前做點功課再走馬看花。而且我忘了拍照被認定是國王坐的椅子(慘)。
他們是在神殿內冥想?
下午參加另一個在airbnb experience找到的半日健行到Inkilltampo,導遊Ores對於印加古文明的熱情與了解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透過他的講解也讓我了解到印加的建築概念,窗戶的位置也對照著夏至與冬至的光線投影讓農耕可以更對應節氣而更有生產效率(印加曆法沒有周與日的概念,只有月份,每個月份都有其對應該做的農耕或是儀式)。他認為印加能擴張的如此快速也是因為對其他文化有所包容,並且透過通婚來同化當地統治者,而不是單純的征服。從Cusco走到Inkilltampo再由另一條路回到市區,沿路上除了美麗自然景色外,仍然可聞到些許印加古道的氣息。Inkilltampo本身是印加古道其中一段中繼點,給路過的人有住宿的地方,並且有糧食儲藏室,其保存也算完整,雖然其規模與建築精細度不如馬丘比丘與太陽神殿等知名景點,還是值得拜訪。
話說Ores也是越野登山車愛好者,遇到同好就是一堆話題可以聊,下次去肯定要約騎啦。
Cusco四周很容易看到梯田
如果有人剛好去了但懶的找導遊,這裡是路線圖,我認為蠻安全的啦。
回到市區剛好看到Minor Basilica de la Merced外有人在跳舞,也看到隊伍遊行,不知道是在慶祝著什麼。
2/3在四天的Lares Treks前一天就沒特別排活動,優閒的去San Pedro市集逛逛,市集內除了賣羊毛編織品與生鮮雜貨外還有便宜吃到撐死的餐廳區,15sol(150元)可以買到滿滿的飯+薯條+兩條肉排+兩顆蛋+一條炸香焦+給滿滿的番茄洋蔥,根本吃不完,真後悔為什麼不早點來這個地方拯救我的錢包。
去Saysachuaman卻發現單次入場門票要70sol(NT700),想想也是該買cusco旅遊券的不過作罷,留給下次(?!)來看六月太陽祭典吧。繞去看南美洲特有的白色耶穌基督並俯看整個庫斯科,對這類的景色永遠不嫌厭倦。天竺鼠的肉帶點類似羊肉的腥味,肉質對我來說比較像雞肉,蠻好吃的但幸好我那隻有去頭,不然我可能吃不下去...
我還是不太確定這標示到底是代表什麼? 當心搶劫?
Minor Basilica de la Merced,喜歡這張色調就再擺一張
到那小隻的後腿應該可以證明這是天竺鼠,雖然更道地的煮法是直接烘烤一整隻如下圖....
晚上參加Lares Trek的行前說明會,認識同團朋友以及確認集合時間後,在Cusco的行程也告一段。
flickr: https://flic.kr/s/aHsmzfEVQx
有吃到覺得不錯的餐廳
PER UK cuy
Antojitos Cusco Trucha,我點清蒸版本,西文哪個字我忘惹
Hanz homemade craft beer 自家啤酒與羊肉漢飽都很棒
Cafe Macchiato 極好吃的酪梨三明治
San Pedro Market 去就對了Cusco CP值最高的地方
留言
張貼留言